开云官方网站 (Kaiyun) - 中国大陆

开云
咨询热线:13802051808
网站公告: 欢迎来到开云官方网站,您理想的厨房伙伴!加入Kaiyun,一起探索专业制造与无限创新的世界。在这里,每一件产品都是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承诺

24小时全国服务热线

13802051808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是问题, 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查看联系方式>>
厨房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厨房资讯 > 厨房动态

有梦乡村⑦kaiyun登陆入口开云|将风光“变现” 让山水“生金”

点击量:819    时间:2024-07-27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乡村文旅深度融合工程,推进乡村旅游集聚区(村)建设,培育生态旅游、森林康养、休闲露营等新业开云kaiyun官网态,推进乡村民宿规范发展、提升品质。

  广西的自然景观资源优越,拥有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乡村旅游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近年来,各地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2023年,广西全区乡村旅游接待人数2.50亿人次,同比增长85.5%;实现乡村旅游收入约2265.07亿元,同比增长78.3%。

  盛夏七月,赤日炎炎,进入古木丛生的漂流区,顿感凉意袭来。伴随着欢呼声与尖叫声,一群游客乘橡皮艇漂流于高山峡谷间,任浪花扑面,只为和清凉撞个满怀。在广西南宁市上林县大庙江生态旅游景区,落差126米的漂流河道上,频频上演着属于夏日的“速度与激情”。

  长约4公里的河道,超100米的落差,上林县巷贤镇六联村的大庙江拥有极具优势的漂流条件。2014年,该村女能人韦姐发现了大庙江的特质,决心在家乡打造高山漂流、绿色养生休闲度假景区。经过多年运营,大庙江生态旅游景区凭借“高山避暑探险型漂流”打响了名头,在2021年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22年获评广西生态旅游示范区,年均接待游客20万人次。

  见到何桂芳时,她正在整理玩漂流需要穿戴的救生衣,每位游客去往起漂点前,都得先经过她的“安全检查”。“从2019年开始,服务游客就变成我的日常工作啦。”为了照顾家中老人和小孩,何桂芳常年在家务农,之前收入很不稳定,如今在景区工作,离家近,每个月都有固定的工资。“我很满意现在的生活!”她说。

  目前,大庙江景区的固定员工、临时员工共150人,其中有三分之一是脱贫户,他们每人每月能拿到2500元至6000元不等的收入。

  脱贫户覃佳芬在景区负责漂流协助工作,闲暇时,他与妻子将自家种养的农产品出售给景区。“很多游客来到这里,都想带点‘山货’回家,我们的笋干、土鸡、香米、八角都很受欢迎,假期游客多的时候根本不够卖。”覃佳芬说。

  据了解,大庙江景区每年出资60余万元向周边农户收购农副产品统一对外销售,为当地种养产业提供了稳定的销售平台,同时帮助村民增加收入。

  “我们还通过入股分红、土地流转的方式带动了270户周边农户共享旅游收益。”广西上林县大庙江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奇凤介绍说,景区目前通过委托经营模式,接收9个村集体经济投入502万元,每年兑现分红约22.6万元。

  随着高山漂流的火热,大庙江景区正逐渐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并因地制宜打造一批“农文旅”融合项目,丰富乡村旅游业态。

  “那边是我们栽种的387亩鹰嘴桃。”黄奇凤指着远处的“桃花山”对记者说,“每年的二、三月份,村里都能上演一出‘人面桃花相映红’呢。”

  ▲通过种植鹰嘴桃,打造“三月赏花,七月品果”的特色农文旅融合项目。大庙江景区供图

  从上林县城驱车向西,沿着盘山公路蜿蜒而上,就来到了位于大明山东麓的大丰镇东春村下水源庄。这里森林葱郁,流水潺潺,颇负盛名的广西版“布达拉宫”坐落在半山腰上,静静等待着远道而来的游客。

  “下水源是天然的‘绿色大氧吧’,负氧离子含量极高,气温常年比山下城镇低2到6摄氏度,游客们都喜欢到这边玩水,吃点农家菜,享受休闲安逸的假期。”在村口,记者见到了下水源片区党支部书记莫明文。

  ▲2017年,下水源通过“广西四星级乡村旅游区”评定。李彬华 摄 胡兆双 制

  莫明文是下水源最早开办民宿的村民之一。1999年,作为村干部的莫明文在接待一组来调研的客人时,被其提出的发展农家乐的提议打动。经过多番考量,莫明文联合6名村民租下当地一所废弃小学,并将教室、办公室改造成厨房和客房,下水源第一家民宿由此诞生。

  “山高路远,通行又只靠一条崎岖的机耕路,地方再好都怕别人不乐意来。”莫明文对当时迷茫的心境仍有记忆。“2001年,我们号召当地村民组织了一支摩托车队,56辆摩托车轮流到县城招揽客人,15块钱一趟车,既解决客人交通不便问题,也给村民增加了收入。”

  随着到下水源游览、住宿的游客逐渐增多,村民们纷纷改造自己的房屋,经营起民宿生意。“村里虽然都做民宿,但每一家的设计都不一样,各有各的特色。这几年发展得不错,吸引不少年轻人回来创业,还把新潮的东西带回来了。”莫明文说道。

  苏杰勇便是莫明文口中回家创业的年轻人之一。2019年之前,苏杰勇一直在深圳从事室内设计工作。“虽然在外面收入也不错,但回到家乡才觉得整个人踏实了。下水源山美水美空气清新,基础设施也越来越完善,开民宿是不错的选择。”看好村里民宿的发展前景,苏杰勇和妻子决定返乡创业。

  苏杰勇将村里一处闲置的房子进行改造,自己装修设计。“只要做出特色,就一定能吸引游客。我们这里虽在半山腰,但餐厅、清吧、游泳池一应俱全,晚上还有乐队驻场演唱。”苏杰勇说,每年七八月份暑假期间,他的民宿20间客房常常爆满,需要提前一两个星期预定,山韭菜、甜笋这些土特产也供不应求。

  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下水源庄发展形成了成熟的民宿集群。到下水源徒步、溯溪,在民宿住上一两晚,成为周边市民节假日短途游的热门选择。目前,下水源庄共有民宿30家,床位数约760张,年接待游客人数达30万,为村民带来收入1000万元以上。这个曾靠种植八角为生的小村庄,用民宿激活了旅游经济。

  “山更青了,水更绿了。”时隔八年,甘肃游客陈叔再一次来到阳朔,故地重游的他有了新的体验。“上次来坐的还是燃油筏,现在升级成电动力,安静了不少,也闻不到刺鼻的尾气了。”

  燃油排筏曾在漓江景区占据着主导地位,不仅排放油污污染水质,其产生的噪音也会对两岸、水底的动物造成影响。2023年4月,漓江景区首批纯电动力游览排筏正式投入运营,在环境保护、游客体验提升方面成效明显。

  新能源排筏替代燃油排筏,是当地为实现环境治理保护和乡村旅游发展良性互动作出的诸多努力之一。

  “和传统燃油排筏相比,纯电动力游览排筏具有环保、安静、舒适的优势,不产生尾气排放和油污滴漏,游客更能沉浸式体验‘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惬意。”阳朔县漓江景区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莫桂萍告诉记者,如今景区排筏“油改电”已全部完成,1000条纯电动力游览排筏投入运营,同步纳入统一票务系统进行科学化、法治化、规范化管理。

  ▲电动力排筏航行时噪音小于70分贝,游客可以听到水流的声音。李彬华 摄 胡兆双 制

  “规范管理是好事。”阳朔县兴坪镇画山村村民廖雪林从小在漓江边长大,他和诸多生活在漓江沿岸的村民一样,充分感受到旅游业为乡村带来的机遇和可能,也更懂得守护家乡绿水青山的意义。“景区更新了新能源排筏,还配备了保洁排筏,对环境好,对游客好,也对我们村好。”

  “发展乡村旅游,‘乡村’的利益是第一位的。一起守护好乡村的自然资源、山水宝藏,旅游发展才能可持续、有未来。”莫桂萍说道。

  走进乡村,亲近自然,感受田园慢生活,成为市民游客出行游玩的新选择。日益兴起的乡村旅游成为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支撑。

  六联村依托天然河道开发高山漂流,汇聚了人气;下水源庄在山麓上建起民宿群,增加了收益;漓江沿岸重视生态治理,实现旅游业发展可持续……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他们作出的选择。

  “有梦乡村”是由广西云-广西日报发起,聚焦乡村振兴主题的全案传播活动。我们将深入八桂大地,探访广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程中的实践样本,对话投身乡村振兴一线的典型人物,记录希望田野上的逐梦故事、见证圆梦时刻,以党媒的责任担当和融媒的创新之力,绘好新时代乡村巨变的广西画卷。

【返回列表页】
地址:天津市北辰区外环西路    电话:13802051808    传真:13920605999
Copyright © 2020-2023 开云官方网站(中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津ICP备2020009511号